首先说一下延迟退休是什么意思?
延迟退休就是延迟退休,就是字面意思,意思就是退休年龄要延长了。
如果现在是60岁退休的话,那么在延迟退休之后就得60多岁,甚至是70多岁才能退休回家养老。
想要全面了解延迟退休,我们需要回答以下几个热点问题:
一、延迟退休到底是什么意思,具体要怎么延迟?
二、延迟退休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搞延迟退休?
三、延迟退休可能会带来什么问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和麻烦?
四、其他国家是不是也有延迟退休,如果有,是什么样?
下面就逐个问题进行回答。
第一个问题:延迟退休到底是怎么回事,要怎么去延迟?
早在2008年的时候,社保部门内部就开始研究延迟退休的事了。
因为当时社保基金给自己算了算账,发现如果按照当时的退休制度,也就是女55岁退休,男60岁退休后就开始领取养老金的话,财政可能就撑不住了。
原因以前在讲庞氏骗局的时候详细说过,比如领养老金的老年人太多,而交养老金的年轻人不够数,那就得靠国家财政往里面添钱补窟窿。
但是我们都知道,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几乎都吃紧,也就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哪有钱去给养老金补窟窿。所以得想办法,让养老金自给自足,能自己养活自己。
所以当时有人就提出来:“要不就让人晚点退休,这样就能多交几年养老金,也能晚领几年养老金了”。
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政府,我国有关部门并没有贸然行动。毕竟这是直接关乎民生的大事,不能草率。所以延迟退休的事就一直在调研、在论证。
后来到了2012年,延迟退休的事就写入到了发改委和劳动人事部的两部门联合制定的“十二五规划”中,规划提出要“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
大家听明白没,意思就是在2012年正式发文,官方表态,要真正开始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这件事了。
这里注意:我国的官方文件在阅读的时候要着重看文件的语气词,甚至每个字都要仔细琢磨,官方每个字都不是白写的。
比如这里说的弹性延迟,意思是不搞一刀切,而且说的是“研究”,而不是实施,还有说的是延迟领取养老金,没说延迟退休,所以当时仅仅是表达了要把延迟领养老金的事拿出来聊聊,聊聊看能不能延迟,怎么延迟比较好。
然后又过了3年,在十八届三中、五中全会上都提出了要出台延迟退休具体措施的任务。到这才真正把出台延迟退休的事当作任务来做,而且要先研究出来一个具体的措施给大家看看,也并没有说要实行延退。
在2015年12月2号,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推出了一个《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
报告建议延迟退休可以分“两步走”:
在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至2045年,男性、女性退休年龄同步达到65岁。
对于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报告建议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
这里这个居民养老保险是什么,咱们前面的节目有讲。
这个报告里提到的两步,基本可以说就是目前为止比较权威的延迟退休具体细则了。也就是延退到底怎么个延迟法,就按照刚才的办法去延迟。
但是注意:这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稿,并不是最终的政策。
人社部在当时的建议是在2017年正式出台延迟退休的措施,而且提出来要遵循“小步慢走,渐进到位”的原则,得给老百姓留一部分时间做好心理准备。
所以还要求即使是延退政策正式出台了,也要至少再等五年,才可以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实施。
那么到了2020年,在《十四五规划纲要建议稿》中也提到了: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注意:这里的谓语动词改成了“实施”,而不是以前的“研究”了。
也就是延迟退休这个事 ,基本上算是已经研究完了,要开始正式实施了。
在2021年3月4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要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后来在3月12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渐进式延迟退休进行了更详细的规定,明确提出了要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四项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
这意味着延迟退休进入到了准备正式实施阶段。
2012年官方表态
2020年准备实施
2008年开始研究
2015年推出报告
2021年正式提出
至于具体会怎么实施,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知道肯定会遵循刚才说的那四个原则来实施,也就是:小步调整、分类推进、弹性实施、统筹兼顾。
小步调整
小步调整,这个好理解,就是慢慢来,一点一点的调整,一年一年的逐步往后延迟退休年龄。每年延迟几个月,或者每几个月延迟一个月。就怕步子迈大了,扯着蛋。避免造成新的难以调和的社会矛盾。
刚开始实行延迟退休的时候,马上要退休的这些人,只会延后几个月退,越往后延迟的时间越长。
比如在延迟退休正式开始实行的当年退休的,从60岁生日一过就可以退休,延迟到60岁零一个月再退,多干一个月;延退实施第二年退休的,60岁零两个月再退;延退政策实施10年后退休的,可能就要等到62岁才能退。以此类推,越往后,退休时间越晚。或者说,现在越年轻的人,将来退休的年龄可能就会越晚。
分类推进
分类推进的意思是针对不同行业、工种实施差别化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因为工种不一样,对劳动者身体的损伤,还有对劳动者的体能要求也不一样。
比如重体力劳动者,像是煤炭工人、装卸工、车钳铆焊工、码农等等,到了60岁可能真就干不动了,所以这些工种不适合延迟退休。
而有的工种,比如专家、领导干部、学者、科学家,这些人在60岁的时候是正当年,正是经验、阅历、人脉、见识、眼界等等最巅峰的时期,也是心眼最多、最奸诈、最狡猾的时候,他们还能再战500年,在60岁的时候退了就可惜了,所以不同的工种要分类对待。
还有要考虑各个工种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意愿,得遵从个人意愿,尊重个人选择。
比如有的人就是很想退休,老邢曾经有个客户,咱就不说她是哪个单位的了,29岁,还是小姑娘呢,就退休了,而且是正式退休,然后整天无所事事的拿着高额退休金在我们那炒期货。至于她是怎么退的,我也不知道,也不敢问。
还有的人不愿意退休,尤其是领导干部们,手握权力,好不容易爬到现在的位置,在没彻底的燃烧自己为人们服务之前,怎么能退休回家抱孩子。要知道在没退休之前,想怎么为人民服务,就怎么服务。小事秘书干,大事班子干,没事自己干,伸手五支令,蜷手就要命,多惬意。退了之后,就各种讨人嫌了,那落差得有多大,所以不愿意退。
还有医生、教师、霸道总裁,都挺希望自己能延迟退休的,能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余热。比如老邢就越来越感觉,作为一个老师,最好就是传道授业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把自己的所知所想都教给学生,这就是当老师的意义。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弹性实施
弹性实施就是实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设定一个退休年龄区间段。当一个员工到达退休年龄段的最低限时,就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在这个年龄段里面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时间来退休。而当达到退休年龄段的最高限制时,那就必须强制退休了。
比如退休时间段是从65-70岁,那么到了65岁,就可以自己选了,在65-70之间任选一个年龄退休。而到了70之后,不想退都不行了,必须退。也就是给每一个人一个时间段,让你自己去选,这就叫弹性。
这其实已经是给了劳动者很大的自主权了,也体现了应有的人文关怀。
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就是不能单独搞延迟退休,其他的配套设施、政策和保障措施也得一起跟进,这就叫统筹兼顾。
还有一种说法是“协同推进”。比如制定新的法律、政策、医疗、养老、社保、科技等等这些都得跟上。而且还要准备面对一些新的挑战。
比如老年人不退休,占着工作岗位,尤其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单位,年轻人怎么办?将来老年人退休年龄非常大的时候,在单位要怎么工作。单位是不是给70以上还没退休的职工准备轮椅,智能拐棍,拐棍的操作系统要安卓的还是IOS的,要不要在单位设立一个幼儿园方便老年人看孙子,工会要不要成立广场舞团,要不要定期组织老年职工去超市抢鸡蛋,要不要成立一个新部门专门负责老年职工的护理,保健和急救。这些都是需要统筹兼顾解决的新问题。
除了以上这四个原则,专家们还建议要根据“早减晚增”的方法来实施延迟退休。
早退休的人领取退休金的比例就低一点,晚退休的人可以增加一定比例的养老金,也就是早退要罚款,晚退有奖励。
关于“早减晚增”的具体解释,在后面讲延迟退休的带来问题时再详细说。
第一个问题:延迟退休到底是怎么回事,要怎么去延迟,就解释完了。篇幅问题,后面的三个大问题,咱们下期节目再聊。
文章来源:经管老邢
原创文章,作者:RTIZBK,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eidanyezhu.com/a/1690.html